㖖的解释
- 㖖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niè ㄋㄧㄝˋ
- 㖖部首:口
- 总笔画:10画
- 部外画:7画
- 字结构:上下结构
- 㖖五笔:UKF
- 㖖仓颉:YTJR
- 㖖郑码:SEJ
- 㖖四角:00604
- 康熙笔画:21画
- UniCode:U+3596
- 㖖的笔画笔顺:丶一丶ノ一一丨丨フ一
基本字义
齧
niè ㄋㄧㄝˋ
1、同“啮”。
2、啃、咬。《漢書·卷五十四·蘇建傳》:“天雨雪,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,數日不死。” 唐·杜甫《哀江頭詩》:“輦前才人帶弓箭,白馬嚼齧黃金勒。”
3、侵蝕。《戰國策·魏策二》:“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,戀水齧其墓。”宋·陸游《秋日出遊戲作詩二首之二》:“薄雲韜日未成雨,野水齧沙爭赴溪。”
4、缺口。《淮南子·人間》:“夫牆之壞也於隙,劍之折必有齧。”
5、姓。如唐堯時代有賢人齧缺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入十六屑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齧 | 五結 | 疑 | 屑開 | 入聲 | 屑 | 開口四等 | 山 | 先 | ŋiet | nget |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二】【齒部】齧
噬也。从齒㓞聲。五結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噬也。口部曰。噬,啗也。釋名曰。鳥曰啄。獸曰齧。齧,𪚊也。所臨則秃𪚊也。从齒。㓞聲。五結切。十五部。
方言集汇
粤语:jit6ngaat6ngit6
客家话:[海陆丰腔]ngat7ngat8ngiet7[客英字典]ngat7[台湾四县腔]ngat7ngat8ngiet7[梅县腔]ngat7[宝安腔]ngat7ngiet7[陆丰腔]ngat8
潮州话:ngeg4(ngurk)[揭阳、潮阳]ngiag4(ngiak)
English
bite, gnaw; wear down, ero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