嗣的解释
- 嗣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sì ㄙˋ
- 繁体字:嗣
- 异体字:司 孠
- 嗣部首:口
- 总笔画:13画
- 部外画:10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嗣五笔:KMAK
- 嗣仓颉:RBSMR
- 嗣郑码:JLAJ
- 嗣电码:0843
- 嗣四角:67220
- 区位码:4335
- 造字法:形声
- 康熙笔画:13画
- 嗣五行:金
- 规范汉字编号:5464
- UniCode:U+55E3
- 嗣的笔画笔顺:丨フ一丨フ一丨丨フ一丨フ一
基本字义
嗣
sì ㄙˋ
1、接续,继承:嗣后(以后)。嗣岁(来年)。嗣响(继承前人之业,如回声之相应)。嗣徽(继承先人的美德、声誉)。
2、子孙:后嗣。嗣子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去七志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寺 | 祥吏 | 邪 | 之 | 去聲 | 寘 | 開口三等 | 止 | 之 | zĭə | zsih/szioh |
词性变化
◎嗣sì
〈名〉
(1)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 [inheritor]
今又不礼于卫之嗣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。注:“新君也。”
祁奚请老,晋侯问嗣焉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
及长当就国也。(王)立嗣子 融从 长请车骑。——《汉书·淳于长传》
(2)又如:嗣子(帝王或诸侯的嫡子);嗣孙(承嗣的子孙);嗣体(承嗣之人);嗣适(承嗣的嫡子)
(3)后代 [progeny]
夫晋侯非嗣也,而得其位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上》
此君婆娑,政坐宦薄,著书未成,嗣息中绝。——明·王世贞《与俞仲蔚书》
尝有壹男子,然无一日之命,至今无以讬嗣续,恨痛常在心目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与杨京光凭书》
(4)又如:后嗣;嗣人(子孙);嗣胤(子孙后代);嗣息(子孙);嗣继(子孙);嗣续(子孙世代继承)
(5)姓
◎嗣sì
〈形〉
(1)次,第二的 [second]
载燔载烈,以兴嗣岁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
(2)又如:嗣岁(来年)
◎嗣sì
〈副〉
接着,随后 [later on]。如:嗣后(自此以后)
详细字义
◎嗣sì
〈动〉
(1)(形声。从册,从口,司声。册,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的文书。口,下令。甲骨文从大,从子,从册,会意。大子,即嫡长子。本义:诸侯传位给嫡长子)
(2)同本义 [inherit sovereignty]
嗣,诸侯嗣国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舜让于德,弗嗣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
将使嗣位。——《书·舜典序》
(3)又如:嗣王(继位之王);嗣君(继位的君主);嗣主(继位的国君);嗣位(继承君位);嗣皇(继位的帝王);嗣圣(新继位的皇帝);嗣临(继登皇位)
(4)继承;接续 [inherit;continue]
嗣,继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禹乃嗣兴。——《书·洪范》。传:“继也。”
其弟嗣书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
太史书曰:“崔杼弑其君。”崔子杀之。其弟嗣书,而死者二人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
今吾嗣为之十二年,几死者数矣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(5)又如:嗣位(继承君位);嗣产(继承子产的事业);嗣徽(继承善美的德行);嗣守(继承并遵守和保存);嗣芳(承继前贤者);嗣承(继承);嗣封(承袭先人而受封);嗣统(继承皇位);嗣武二祖(继承汉高祖、汉光武二祖的事业);嗣音(继续传其音信);嗣事(继续从事);嗣奉(继前人而敬受)
(6)过继 [adopt]。如:嗣母(继母)
(7)通“司”。主持,掌管 [take charge of;direct]
阳人有夏商之嗣典,有周室之师旅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四》
若天之嗣,其事不可识,百姓浅然不识其邻。——《荀子·哀公》
远近高下,各得其嗣。——《管子·版法》
英汉互译
heir、succeed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二】【𠕋部】嗣
諸侯嗣國也。从𠕋从口,司聲。孠,古文嗣从子。祥吏切〖注〗徐鍇曰:“𠕋必於廟。史讀其𠕋,故从口。”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諸侯嗣國也。引伸爲凡繼嗣之偁。从𠕋口。小徐曰。𠕋必於廟。史讀其𠕋。故从口。按當是从囗,音圍。囗者,國象也。故曰諸侯嗣國。司聲。祥吏切。一部。
方言集汇
粤语:zi6
客家话:[宝安腔]cu2[梅县腔]se5ze5[客语拼音字汇]ci2si4[客英字典]sii5cih2[东莞腔]cu3[海陆丰腔]sii6cih2[台湾四县腔]sii5cih2[沙头角腔]cu3
潮州话:se5se6(sûrsŭr)[潮阳]su5su6
English
to connect, inherit; descendants, hei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