垰的解释
- 垰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kǎ ㄎㄚˇ
- 繁体字:垰
- 垰部首:土
- 总笔画:9画
- 部外画:6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垰五笔:FHGH
- 垰仓颉:GYMY
- 垰郑码:BIBI
- 垰四角:41131
- 康熙笔画:12画
- 垰五行:木
- UniCode:U+57B0
- 垰的笔画笔顺:一丨一丨一一一丨丶
基本字义
喀
kā ㄎㄚˉ
1、〔喀嚓〕象声词,形容折断的声音。
2、象声词:喀的一声,把树枝折成两截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入二十陌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客 | 苦格 | 溪 | 陌二開 | 入聲 | 陌 | 開口二等 | 庚 | 梗 | khrak/qeak | ɣɒi |
词性变化
◎喀kā
〈象〉
(1)呕吐、咳嗽的声音 [noise made in coughing or vomiting]
喀,吐声,又欬声。——《篇海类编》
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,喀喀然遂伏而死。——《列子·说符》
(2)笑声 [haha]
二房东太太又鸭子叫似的笑起来了:“喀喀,张先生,莫怪。”—— 茅盾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
详细字义
◎喀kā
〈动〉
吐 [cough up]
弟偕行喀血,隐而不言,血气遂大耗。——清·方苞《弟椒涂墓志铭》
方言集汇
粤语:haak3kaa1kaa3kak1
客家话:[宝安腔]kak8[梅县腔]kak7[海陆丰腔]kak7hak7[客英字典]kak7[陆丰腔]ket7[客语拼音字汇]kad5kag5[台湾四县腔]kak7hak7
English
vomit; used in transliteratio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