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的解释
- 摘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zhāi ㄓㄞ
- 繁体字:摘
- 异体字:啇 擿
- 摘部首:扌
- 总笔画:14画
- 部外画:11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摘五笔:RUMD
- 摘仓颉:QYCB
- 摘郑码:DSUL
- 摘电码:2298
- 摘四角:50027
- 区位码:5310
- 造字法:形声
- 康熙笔画:15画
- 摘五行:火
- 规范汉字编号:3062
- UniCode:U+6458
- 摘的笔画笔顺:一丨一丶一丶ノ丨フ一丨丨フ一
基本字义
摘
zhāi ㄓㄞˉ
1、采取,拿下:采摘。摘取。摘桃子。摘除。
2、选取:摘要。摘录。摘编。文摘。摘引。寻章摘句。指摘(挑出缺点)。
3、借:摘兑。东摘西借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入二十一麥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
摘 | 陟革 | 知 | 麥開 | 入聲 | 陌 | 開口二等 | 耕 | 梗 | trek/taek |
廣韻目次:入二十三錫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逖 | 他歷 | 透 | 錫開 | 入聲 | 錫 | 開口四等 | 青 | 梗 | thek | dʰiei |
详细字义
◎摘zhāi
〈动〉
(1)(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手,啻(chì)声。本义:用手采下或取下)
(2)同本义 [pick;pluck;take off ]
摘,摭果树实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摘,取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。——《新唐书·承天皇帝传》
以摘之。——三国魏·邯郸淳《笑林》
摘而藏之。——明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(3)又如:摘胆剜心(形容杀人者的凶残);摘肩儿(摘下肩上的担子);摘青(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);摘瓜抱蔓(喻一扫而空);摘桃子(比喻坐享其成);摘棉花;摘苹果
(4)除去,去掉 [remove]
过了三天再不去,叫人来摘门下瓦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(5)又如:把灯泡摘下来;摘帽(脱下帽子);摘头(除去头上首饰);摘不开(摆脱不了)
(6)摘录 [take passages]
寻章摘句老雕虫,晓月当帘挂玉弓。——唐·李贺《南国》
(7)又如:摘句(摘录文章诗歌之句);摘钞(择要抄录);摘句寻章(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。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)
(8)调拨 [allocate]。如:摘那(调拨);摘拨(调派)
(9)〈方〉∶借 [borrow]。如:摘了几个钱救急;摘钱(因急用而临时告借)
英汉互译
cull、pack、plunk、select
相关词语
戴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二】【手部】摘
拓果樹實也。从手啻聲。一曰指近之也。他歴切。又,竹戹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當从適省乃得聲。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拓果樹實也。拓者,拾也。拾者,掇也。掇者,拾取也。果樹實者,有果之樹之實也。拓之,謂之摘。引𦥔之,凡他取亦曰摘。此篆與㰅音義殊。从手啻聲。他歷切。又竹歷切。按竹歷切,是也。他歷則爲擿之音矣。十六部。宋本竹歷,今本改竹厄,以同廣韵。一曰指近之也。別一義。
方言集汇
粤语:zaak6
客家话:[客语拼音字汇]zag5[沙头角腔]zak7[客英字典]zak7[宝安腔]zak7[梅县腔]zak7[海陆丰腔]zak7[台湾四县腔]zak7[东莞腔]zak7[陆丰腔]dit7
English
pluck, pick; select; specif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