朏的解释
- 朏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fěi ㄈㄟˇ
- 读音:kū ㄎㄨ
- 繁体字:朏
- 朏部首:月
- 总笔画:9画
- 部外画:5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朏五笔:EBMH
- 朏仓颉:BUU
- 朏郑码:QZZI
- 朏电码:2595
- 朏四角:72272
- 康熙笔画:9画
- 朏五行:水
- 规范汉字编号:6927
- UniCode:U+670F
- 朏的笔画笔顺:ノフ一一フ丨丨フ丨
基本字义
朏
fěi ㄈㄟˇ
1、新月开始生明发光,亦用于农历每月初三日的代称。
2、天将明:“渐朏微明光八表。”
其他字义
朏
kū ㄎㄨˉ
1、髋,胯骨。
2、臀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十五海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俖 | 普乃 | 滂 | 咍 | 上聲 | 賄 | 開口一等 | 蟹 | 咍 | pʰɒi | phaix/phoj |
廣韻目次:上十五海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俖 | 普乃 | 滂 | 咍 | 上聲 | 賄 | 開口一等 | 蟹 | 咍 | pʰɒi | phaix/phoj |
廣韻目次:上十五海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俖 | 普乃 | 滂 | 咍 | 上聲 | 賄 | 開口一等 | 蟹 | 咍 | pʰɒi | phaix/phoj |
词性变化
◎朏fěi
〈形〉
(1)天刚发亮 [day break]
[日]登于扶桑,爰始将行,是为朏明。——《淮南子·天文》
(2)又如:朏明;朏朏(天刚亮);朏晨(黎明)
◎朏fěi
〈名〉
旧历每月初三日的月相名,因用以纪日,为初三日的代称 [first phase of the moon]。如:朏朏(农历月初时的月相)
详细字义
◎朏fěi
〈动〉
(1)新月初现 [peep of the crescent moon]
朏魄示冲。——谢庄《月赋》
(2)又如:朏魄(新月的月光);朏然(微明)。泛指星月出现或升起
临星朏兮树暗,看月烁兮霞浅。——南朝 梁·江淹《爱远山》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七】【月部】朏
月未盛之明。从月、出。《周書》曰:“丙午朏。”普乃切。又,芳尾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月未盛之朙也。律歷志曰。召誥曰。惟三月丙午朏。周公七年復子明辟之歲三月甲辰朔之三日也。畢命豐㓝曰。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胐。王命作策豐㓝。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之三日也。志引古文月采篇曰。三日曰胐。按尙書正義曰。周書月令云。三日?胐。疑卽取諸漢志。而月采作月令。未知孰是。逸周書月令弟五十三。據牛傳。蔡邕,王肅時巳亡。孟堅時未亡也。小顔漢書采字當從孔沖遠作令。小顔讀孟注而不察耳。从月出。會意。普乃切。又芳尾切。十五部。周書曰。丙午胐。
方言集汇
粤语:fei2
客家话:[客英字典]fui3[海陆丰腔]fui5[台湾四县腔]fi5
English
light of crescent mo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