祊的解释
- 祊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bēng ㄅㄥ
- 读音:fāng ㄈㄤ
- 繁体字:祊
- 祊部首:礻
- 总笔画:8画
- 部外画:4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祊五笔:PYYN
- 祊仓颉:IFYHS
- 祊郑码:WSSY
- 祊电码:4366
- 祊四角:30227
- 造字法:形声
- 康熙笔画:9画
- 祊五行:水
- 规范汉字编号:4050
- UniCode:U+794A
- 祊的笔画笔顺:丶フ丨丶丶一フノ
基本字义
祊
bēng ㄅㄥˉ
1、古代在宗庙门内举行的祭祀:“设祭于堂,为祊乎外。”
2、古代在宗庙门内设祭的地方:“祝祭于祊。”
3、中国春秋邑名,今山东省费县东南。
其他字义
祊
fāng ㄈㄤˉ
◎古通“方”,指四方之祭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下平十二庚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閍 | 甫盲 | 幫 | 庚二開 | 平聲 | 庚 | 開口二等 | 庚 | 梗 | prang/peang | pɐŋ |
详细字义
◎祊bēng
〈名〉
(1)古代称宗庙之门。亦指庙门内设祭之处 [sacrificial place in temple]
为祊乎外。——《礼记·祀器》
祊之于东方失之矣。——《礼记·郊特牲》
祝祭于祊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。傳:“门内也。”按,祭于庙门曰祊,故庙门曰祊
(2)指正祭毕后于次日举行的绎祭 [next memorial ceremony]
设祭于堂,为祊乎外。——《礼记·礼器》
(3)古邑名。春秋郑国祭祀泰山时的汤沐之邑。在山东省费县东南 [Beng town]
郑伯使 宛来归 祊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八年》
(4)河名 [Beng Rive],在山东省
说文解字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𥛱或从方。彭聲,方聲同部。
方言集汇
粤语:bang1
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fong1[客英字典]fong1[海陆丰腔]fong1
English
river in Shandong; space insi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