秕的解释
- 秕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bǐ ㄅㄧˇ
- 繁体字:秕
- 异体字:粃
- 秕部首:禾
- 总笔画:9画
- 部外画:4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秕五笔:TXXN
- 秕仓颉:HDPP
- 秕郑码:MFRR
- 秕电码:4431
- 秕四角:22910
- 区位码:7985
- 造字法:形声
- 康熙笔画:9画
- 秕五行:水
- 规范汉字编号:4251
- UniCode:U+79D5
- 秕的笔画笔顺:ノ一丨ノ丶一フノフ
基本字义
秕
bǐ ㄅㄧˇ
1、子实不饱满:秕子(不饱满的子实)。秕糠(秕子和糠,喻没有价值的东西)。
2、坏,不良:秕政(不良的政治措施)。
3、古同“纰”,纰谬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五旨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匕 | 卑履 | 幫 | 脂A開 | 上聲 | 紙 | 開口三等 | 止 | 脂A | pi | pjiix/pii |
词性变化
◎秕bǐ
〈形〉
坏,恶 [evil]。如:秕僻(比喻政事和教化的不善);秕政(弊政,指不良的有害的政治措施)
◎秕bǐ
〈动〉
败坏 [ruin;undermine]。如:秕敝(败坏,破旧);秕僻(邪僻败坏)
详细字义
◎秕
粃 bǐ
〈名〉
(1)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[blighted grain]
秕,不成粟也。从禾,比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用秕稗也。——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。注:“谷不成者。今苏俗呼谷不充者曰瘪谷,盖即此字。字亦以粃为之。”
(2)又如:秕稗(秕与稗。喻败坏无用之物);秕蠹(瘪谷和蠹虫。比喻不良、有害之物);秕粮(稗草)
相关词语
瘪、饱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七】【禾部】秕
不成粟也。从禾比聲。卑履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不成粟也。按不成粟之字从禾,惡米之字从米,而皆比聲,此其别也。左傳:若其不具,用秕𥺛也。杜云:秕,榖不成者。僞古文云:若粟之有秕。吕覧云:凡禾之患,不俱生而俱死。是以先生者美米,後生者多秕,是故其耨也,長其兄而去其弟。按今俗𧦝榖之不充者日癟。補結切。卽秕之俗音俗字也。引伸之凡败者曰秕。漢書曰:秕我王度。从禾。比聲。卑履切。十五部。
方言集汇
粤语:bei2
客家话:[客英字典]bi3pi3[海陆丰腔]bi3pi3[宝安腔]bi3[台湾四县腔]bi3pi3[梅县腔]bi3pi1[东莞腔]pi3[客语拼音字汇]bi3pi1
English
empty grain or rice husk, chaf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