竫的解释
- 竫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jìng ㄐㄧㄥˋ
- 繁体字:竫
- 竫部首:立
- 总笔画:11画
- 部外画:6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竫五笔:UQVH
- 竫仓颉:YTBSD
- 竫郑码:SURX
- 竫四角:07157
- 康熙笔画:13画
- 竫五行:火
- 规范汉字编号:7322
- UniCode:U+7AEB
- 竫的笔画笔顺:丶一丶ノ一ノフフ一一丨
基本字义
竫
jìng ㄐㄧㄥˋ
1、安静:“竫立安坐而至者,因其械也。”
2、捏造。
3、善。
4、古通“靖”,谦恭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四十靜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靜 | 疾郢 | 從 | 清開 | 上聲 | 梗 | 開口三等 | 梗 | 清 | dzʰĭɛŋ | ziengx/dzienk |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】【立部】竫
亭安也。从立爭聲。疾郢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亭安也。亭者,民所安定也。故安定曰亭安。其字俗作停,作渟。亭與竫曡韵。凡安靜字宜作竫。靜其叚借字也。靜者,審也。从立。爭聲。疾郢切。十一部。
方言集汇
粤语:zing6
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cin5[客英字典]cin5[海陆丰腔]cin6[梅县腔]cin5[客语拼音字汇]qin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