紃的解释
- 紃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xún ㄒㄩㄣˊ
- 繁体字:紃
- 异体字:絢
- 紃部首:糹
- 总笔画:9画
- 部外画:3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紃五笔:XKH
- 紃仓颉:VFLLL
- 紃郑码:ZND
- 紃电码:8971
- 紃四角:22900
- 康熙笔画:9画
- 紃五行:火
- 规范汉字编号:6563
- UniCode:U+7D03
- 紃的笔画笔顺:フフ丶丶丶丶ノ丨丨
基本字义
紃
xún ㄒㄩㄣˊ
1、细带。
2、采。
3、古通“循”:“反紃察之,则倜然无所归宿。”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平十八諄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罗马字 |
脣 | 食倫 | 船 | 諄 | 平聲 | 眞 | 合口三等 | 臻 | 諄 | zsjyn/djvin |
廣韻目次:上平十八諄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旬 | 詳遵 | 邪 | 諄 | 平聲 | 眞 | 合口三等 | 臻 | 諄 | zĭuĕn | zsyn/szvin |
详细字义
◎紃xún
〈名〉
饰履的圆形饰带 [silk ribbon]
土贡:交梭,双紃。——《新唐书》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紃
圜采也。从糸川聲。詳遵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圜采也。采彰,扁諸,圜采,葢古有是名。而漢語猶然。圜采以采線辮之。其體圜也。內則。織紝組紃。注曰。紃,絛也。襍記。紃以五采。注曰。紃,施諸縫中。若今時絛也。孔穎達曰。似繩者爲紃。从糸。川聲。詳遵切。十三部。
方言集汇
粤语:ceon4
客家话:[海陆丰腔]sun2[客英字典]sun2[台湾四县腔]sun2[梅县腔]sun2
English
a cor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