縜的解释
- 縜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yún ㄩㄣˊ
- 繁体字:縜
- 縜部首:糹
- 总笔画:16画
- 部外画:10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縜五笔:XKMY
- 縜仓颉:VFRBC
- 縜郑码:ZJLO
- 縜四角:26986
- 康熙笔画:16画
- 縜五行:金
- UniCode:U+7E1C
- 縜的笔画笔顺:フフ丶丶丶丶丨フ一丨フ一一一ノ丶
基本字义
縜
yún ㄩㄣˊ
◎系牢射侯上下两纲的纽襻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平十七眞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筠 | 爲贇 | 云 | 眞B合 | 平聲 | 眞 | 合口三等 | 眞B | 臻 | yn/hwyn | ĭwĕn |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三】【糸部】縜
持綱紐也。从糸員聲。《周禮》曰:“縜寸。”爲贇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縜,長寸也。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綱紐也。紐者,結而可解也。大曰系。小曰紐。綱之系网也。必以小繩毌大繩而結於网。是曰縜。引申爲凡紐之偁。梓人爲侯。上綱與下綱出舌尋。縜寸焉。注云。綱,所以繫侯於植者也。縜,籠綱者。按綱繩麤大。故以小繩毌大繩爲紐連於侯。其用與网一也。从糸。員聲。爲贇切。十三部。大鄭曰。讀如竹靑皮之筠。周禮曰。縜寸。
方言集汇
粤语:gwan1wan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