蚜的解释
- 蚜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yá ㄧㄚˊ
- 繁体字:蚜
- 蚜部首:虫
- 总笔画:10画
- 部外画:4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蚜五笔:JAHT
- 蚜仓颉:LIMVH
- 蚜郑码:IHI
- 蚜电码:9167
- 蚜四角:51140
- 区位码:4933
- 造字法:形声
- 康熙笔画:10画
- 蚜五行:土
- 规范汉字编号:4510
- UniCode:U+869C
- 蚜的笔画笔顺:丨フ一丨一丶一フ丨ノ
基本字义
蚜
yá ㄧㄚˊ
◎〔蚜虫〕昆虫,是农业害虫。亦称“蜜虫”、“腻虫”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下平九麻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牙 | 五加 | 疑 | 麻二開 | 平聲 | 麻 | 開口二等 | 麻 | 假 | ngra/ngea | ŋa |
详细字义
◎蚜yá
〈名〉
蚜虫。害虫名。通称腻虫 [aphid] 一种害虫,生在豆类、棉花、菜类、稻、麦等的幼苗上,吸食嫩芽的汁液,能分泌一种甜液,古名竹虫,今称木虱,通称“蚜虫”
英汉互译
aphid
方言集汇
粤语:ngaa4
客家话:[宝安腔]nga2[客语拼音字汇]nga2
English
plant louse, aphi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