詇的解释
- 詇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yàng ㄧㄤˋ
- 繁体字:詇
- 詇部首:言
- 总笔画:12画
- 部外画:5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詇五笔:YMDY
- 詇仓颉:YRLBK
- 詇郑码:SLGD
- 詇四角:05680
- 康熙笔画:12画
- 詇五行:火
- UniCode:U+8A47
- 詇的笔画笔顺:丶一一一丨フ一丨フ一ノ丶
基本字义
詇
yàng ㄧㄤˋ
1、早知。
2、问。
3、求告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三十六養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鞅 | 於兩 | 影 | 陽開 | 上聲 | 養 | 開口三等 | 宕 | 陽 | ʔĭaŋ | qiangx/iank |
廣韻目次:去四十一漾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怏 | 於亮 | 影 | 陽開 | 去聲 | 漾 | 開口三等 | 宕 | 陽 | ʔĭaŋ | qiangh/ianq |
廣韻目次:去四十三映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映 | 於敬 | 影 | 庚三開 | 去聲 | 敬 | 開口三等 | 梗 | 庚 | ʔĭɐŋ | qiengh/yanq |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三】【言部】詇
早知也。从言央聲。於亮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早知也。从言。央聲。於亮切。十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