詒的解释
- 詒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yí ㄧˊ
- 读音:dài ㄉㄞˋ
- 简体字:诒
- 异体字:诒 貽
- 詒部首:言
- 总笔画:12画
- 部外画:5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詒五笔:YCKG
- 詒仓颉:YRIR
- 詒郑码:SZJ
- 詒电码:6095
- 詒四角:03660
- 康熙笔画:12画
- 詒五行:土
- UniCode:U+8A52
- 詒的笔画笔顺:丶一一一丨フ一フ丶丨フ一
基本字义
詒
yí ㄧˊ
1、傳給:詒訓。
2、贈與,給與:“詒爾多福。”
其他字义
詒
dài ㄉㄞˋ
◎欺詐:骨肉相詒。詒騙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平七之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飴 | 與之 | 以 | 之 | 平聲 | 支 | 開口三等 | 之 | 止 | ji/jio | bʰi |
廣韻目次:上十五海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駘 | 徒亥 | 定 | 咍 | 上聲 | 賄 | 開口一等 | 咍 | 蟹 | daix/doj | dʰɒi |
详细字义
◎詒
詒 yí
〈动〉
(1)(形声。从言,台(yí)声。(dài)本义:欺骗。《中论·考伪》:“骨肉相诒,朋友相诈。”)
(2)遗留 [leave behind]
诒,一曰遗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公乃为诗以贻王。——《书·金滕》
诒厥孙谋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
先王违世(逝世),犹诒之法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
(3)又如:诒厥孙谋(为子孙谋划;赐福);诒笑(贻笑。被人讥笑);诒后(传给后代);诒言(遗言);诒诮(诒讥。留下笑柄)
(4)给予;赠送 [present;make a gift of sth.]
寄书向江山,诒我峰下石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送李屯田守桂阳》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三】【言部】詒
相欺詒也。一曰遺也。从言台聲。與之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相欺詒也。金縢。公乃爲詩以詒王。名之曰鴟鴞。鄭曰。詒,説也。周公恐其屬黨將死。恐其㓝濫。又破其家。而不敢正言。故作鴟鴞之詩以詒王。按尚書字本作詒。鄭注説當讀輸芮切。正義改爲怡悅字。誤矣。周公善辭以誘王。故史臣目之曰詒。此鄭意也。穀梁傳曰。夫請者,非可詒託而往也。必親之者也。注。詒託,猶假寄。列子。狎侮欺詒。郭注方言云。汝南人呼欺亦曰詒。音殆。史,漢多假紿爲之。一曰遺也。釋言,毛傳皆曰。詒,遺也。俗多假貽爲之。从言。台聲。與之切。按今音前義徒亥切。一部。
方言集汇
粤语:ji4
客家话:[海陆丰腔]ri2toi2[梅县腔]j2[台湾四县腔]ji2toi2[客英字典]ji2toi2
English
bequeath, pass on to future generatio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