赩的解释
- 赩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xì ㄒㄧˋ
- 繁体字:赩
- 赩部首:赤
- 总笔画:13画
- 部外画:6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赩五笔:FOQC
- 赩仓颉:GCNAU
- 赩郑码:BNRY
- 赩四角:47217
- 康熙笔画:13画
- 赩五行:金
- UniCode:U+8D69
- 赩的笔画笔顺:一丨一ノ丨ノ丶ノフフ丨一フ
基本字义
赩
xì ㄒㄧˋ
1、大红色:赩光。
2、光秃无草木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入二十四職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罗马字 |
赩 | 許極 | 曉 | 職開 | 入聲 | 職 | 開口三等 | 曾 | 蒸 | hik/xiok |
详细字义
◎赩xì
〈形〉
(1)大赤色 [red]
森青冥而欲雨,赩光炯而初昼。——唐·杜甫《朝献太清宫赋》
(2)又如:赩赫(红色的样子);赩红(深红;火红);赩然(赩赩。赤色光耀的样子)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】【赤部】赩
大赤也。从赤、色,色亦聲。許力切
方言集汇
粤语:haak3sik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