髂的解释
- 髂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qià ㄑㄧㄚˋ
- 繁体字:髂
- 异体字:骼 胢
- 髂部首:骨
- 总笔画:18画
- 部外画:9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髂五笔:MEPK
- 髂仓颉:BBJHR
- 髂郑码:LWRJ
- 髂四角:73264
- 区位码:8736
- 造字法:形声
- 康熙笔画:19画
- 髂五行:木
- 规范汉字编号:6343
- UniCode:U+9AC2
- 髂的笔画笔顺:丨フフ丶フ丨フ一一丶丶フノフ丶丨フ一
基本字义
髂
qià ㄑㄧㄚˋ
◎〔髂骨〕腰部下面腹部两侧的骨,左右各一,下缘与耻骨、坐骨联成髋骨。亦称“肠骨”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去四十禡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髂 | 枯駕 | 溪 | 麻二開 | 去聲 | 禡 | 開口二等 | 麻 | 假 | khrah/qeah | kʰa |
详细字义
◎髂qià
〈名〉
髂骨 [ilium]。骨盆两侧各三块骨中后上方的一块,在人体内,它与坐骨和耻骨连接形成髋臼的一部分,上部宽大,下部狭窄
方言集汇
粤语:kaa3
客家话:[海陆丰腔]ka5[客英字典]ka5[客语拼音字汇]kag5[台湾四县腔]ka5[梅县腔]ka5
English
the pelv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