鮓的解释
- 鮓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zhǎ ㄓㄚˇ
- 读音:zhà ㄓㄚˋ
- 简体字:鲊
- 异体字:蚱 鮺 鲊
- 鮓部首:魚
- 总笔画:16画
- 部外画:5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鮓五笔:QOTF
- 鮓仓颉:NFHS
- 鮓郑码:RMID
- 鮓电码:7633
- 鮓四角:28311
- 康熙笔画:16画
- 鮓五行:金
- UniCode:U+9B93
- 鮓的笔画笔顺: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ノ一丨一一
基本字义
鮓
zhǎ ㄓㄚˇ
1、一種用鹽和紅麴醃的魚:“江南人好作盤遊飯,鮓脯膾炙,無有不埋在飯中”。
2、用米粉、麵粉等加鹽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,可以貯存:茄子鮓。扁豆鮓。
其他字义
鮓
zhà ㄓㄚˋ
◎海蜇,水母的一種。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三十五馬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攝 | 韻部 | 国际音标 | 罗马字 |
鮓 | 側下 | 莊 | 麻二開 | 上聲 | 馬 | 開口二等 | 假 | 麻 | ʧa | crax/traa |
方言集汇
粤语:zaa2
客家话:[海陆丰腔]za5[客英字典]za5[客语拼音字汇]za4[梅县腔]za5[台湾四县腔]za5[宝安腔]za5
English
minced and salted fish; to preserv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