鮨的解释
- 鮨的基本意思
- 读音:yì ㄧˋ
- 繁体字:鮨
- 异体字:鰭
- 鮨部首:魚
- 总笔画:17画
- 部外画:6画
- 字结构:左右结构
- 鮨五笔:QOXJ
- 鮨仓颉:NFPA
- 鮨郑码:RRK
- 鮨四角:22361
- 康熙笔画:17画
- 鮨五行:火
- UniCode:U+9BA8
- 鮨的笔画笔顺:ノフ丨フ一丨一丶丶丶丶ノフ丨フ一一
基本字义
鮨
yì ㄧˋ
1、鱼,体细长而侧扁,红色或褐色,有斑纹。口大,可以伸缩,牙细而尖。生活于海洋中,有的进入淡水。
2、古指鲵鱼:“(北嶽之山)诸怀之水出焉……其中多鮨鱼。鱼身而犬首,其音如婴儿。”
宋本廣韻
廣韻目次:上平六脂
小韻 | 反切 | 聲母 | 韻母 | 聲調 | 平水韻 | 等呼 | 韻部 | 韻攝 | 罗马字 | 国际音标 |
鬐 | 渠脂 | 羣 | 脂A開 | 平聲 | 支 | 開口三等 | 脂A | 止 | gjii/gi | gʰi |
详细字义
◎鮨yì
〈名〉
鮨鱼 [cabrilla]。体侧扁,红色或褐色,有斑纹,口大,牙细而尖。大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中
说文解字
清代陳昌治刻本『說文解字』
【卷十一】【魚部】鮨
魚䏽醬也。出蜀中。从魚旨聲。一曰鮪魚名。旨夷切
清代段玉裁『說文解字注』
魚䏽?也。醬字衍。䏽者,豕肉醬也。引申爲魚肉醬。則偁魚䏽可矣。公食大夫禮牛鮨注曰。內則鮨爲膾。然則膾用鮨。謂此經之醢牛鮨,卽內則之醢牛膾也。聶而切之爲膾。更細切之,則成醬爲鮨矣。鮨者,膾之冣細者也。牛得名鮨,猶魚得名䏽也。鄭曰。今文鮨作鰭。按鰭是叚借字。說文有耆無鰭。出蜀中。謂魚醬獨蜀中有之。从魚。旨聲。旨夷切。十五部。一曰鮪魚名。鮪魚名當作鮨魚也三字一句。謂有魚名鮨也。
方言集汇
粤语:kei4ngai6zi1
English
seasoned rice mixed with fish or vegetables